日本三级生活片,成人在线毛片,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,毛片在线高清免费观看

    政策解讀

    首頁 政策推動 政策解讀 文章詳情
    廣東省新型儲能政策及市場機制分析
    在 2024-07-24 發布

    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統計,截至2024年4月底,全國累計發布儲能相關政策1977項。


    其中廣東省位居首位,政策總發布量達到187項(2023年以來發布134項)。非常重要類政策多達102項,主要集中在補貼(47%)、市場運行(25%)、規劃(17%)、等領域。

    圖1:全國各省儲能相關政策發布情況(2016-2024.4)


    圖2:廣東省非常重要政策類別占比(2016-2024.4)


    “1+N+N”政策體系

    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

    2023年,廣東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產業發展,強調要把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“制造業當家”的戰略性支柱產業!

    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基礎好,覆蓋了儲能電池材料制備、電芯和電池封裝、儲能變流器、儲能系統集成和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,新型儲能產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,具備全球競爭力。截至目前,廣東省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約250萬千瓦/400萬千瓦時,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廣東新增裝機僅次于新疆、居全國第二,2023年新型儲能電站平均運行系數、平均利用率居全國第一。

    2023年以來,廣東陸續出臺了促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系列文件,包括一個頂層設計的指導性意見,省各主管部門在儲能產品、儲能電站、科技創新等方面出臺的配套支持政策,以及廣州、深圳等地市出臺相關配套文件,全省構建了“1+N+N”新型儲能產業政策體系。


    “1”頂層設計

    2023年3月,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《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指導意見”),對技術研發、產業發展、應用場景、質量安全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,針對各項任務明確了相關牽頭單位。


    圖3:《指導意見》明確發展目標

    資料來源:《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、CNESA整理

    圖4:《指導意見》鋰電產業布局

    資料來源:《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、CNESA整理


    “N”:配套落實

    《指導意見》發布后,廣東省各主管部門快速響應,根據職責分工相繼發布相關領域的專項配套政策。省發改委、省能源局印發《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電站發展若干措施》。

    新能源配儲:2022年以后新增規劃的海上風電項目以及2023年7月1日以后新增并網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和陸上集中式風電項目,按照不低于發電裝機容量的10%、時長1小時配置新型儲能;到2025年,全省新能源配建儲能規模達到1GW以上,到2027年達到2GW以上,“十五五”期末達到3GW以上。

    獨立儲能規劃布局:以滿足電力系統調節需求為導向,重點在新能源富集送出區域和負荷中心區域布局,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優化選址布點,合理確定建設規模。新能源富集地區(推薦14個地市32個區域),獨立共享儲能為近區新能源提供租賃服務,單個項目規模可在30-150MW左右;負荷中心地區(推薦8個地市12個站址),分兩類:一類在峰谷差大、輸電走廊和站址資源緊張、負載率高但尖峰負荷短的負荷中心地區,用于緩解用電高峰時段供電壓力(50-100MW/2-4h);另一類在受端電網、多直流落點近區,用于支撐頻率、電壓,提升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性(100MW左右/1h)。同時,組織全省各地市因地制宜編制2024年新型儲能年度建設計劃。

    應用場景發布:發布2023年新型儲能重大應用場景機會清單,包含各類項目30個,預計總投資規模248.4億元,總裝機容量達2.14GW/3.82GWh,其中百兆瓦級新型儲能項目13個。

    儲能電價政策:用戶側儲能方面,項目使用產品經認定符合先進優質產品標準規范的,儲能設施用電電價參照全省蓄冷電價政策執行(即峰平谷比價由1.7:1:0.38調整為1.65:1:0.25,峰谷價差比值由4.47倍調整為6.6倍)。

    產業落地方面,支持金額按照不超過已投入產業化費用30%的標準予以補助,獎補資金不超過1000萬元

    同時,廣東省下轄地市積極響應,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韶關、惠州、東莞、江門、湛江、茂名、肇慶、中山、汕尾、揭陽等14個地級以上市出臺配套文件,結合本市產業基礎及發展定位,研究出臺實施方案及配套措施,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指導方針。

    廣州白云區:對新型儲能制造業項目建設,按固投總額的10%給予扶持,單個項目最高補1億元。用戶側按放電量補0.2元/kWh。

    深圳市:對獲批新型儲能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。

    東莞市:對新型儲能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購置額不超過20%給予支持,單個項目最高支持5000萬元。

    佛山市:新建成并網運營且裝機規模1兆瓦以上的工商業側電化學儲能項目,按照儲能裝機容量給予項目業主事后獎補,單個項目獎補金額不超過50萬元。

    惠州市:納入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名單的項目,給予事后補助,單個項目最高獎補500萬元。

    *備注:各地市政策不一一列舉,詳情可登錄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查詢


    完善市場機制

    加速新型儲能市場化應用

    根據廣東省電力市場機制建設現狀,梳理不同類型儲能電站的調用模式和盈利模式:


    表1:廣東省各類儲能電站商業模式

    資料來源:CNESA整理


    進一步明確各類市場規則:

    調頻方面,補償標準下降,針對獨立儲能引入影響系數,增強高性能項目競爭力;

    現貨方面,廣東省獨立儲能項目均可以“報量報價”或“報量不報價”方式參與現貨市場;

    商業模式方面,源網側儲能主要參與調頻和現貨市場,用戶側儲能依托較大峰谷價差和補貼政策,盈利性較好。


    表2:廣東省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機制

    資料來源:CNESA整理


    較高峰谷價差

    加速廣東用戶側儲能發展

    峰谷價差是決定用戶側儲能經濟性的關鍵要素,CNESA重點追蹤了電網代購電一般工商業10kV單一制電價變化情況,通過對各地2023年最大峰谷價差的平均值統計,廣東省(珠三角五市)最大峰谷價差位居全國首位,達到1.351元/kWh(同比增長7.3%),較高峰谷價差加速促進廣東用戶側儲能發展。

    圖5:2023年全國電網代購電平均最大峰谷價差情況(一般工商業10kV)


    圖6:2023年廣東省(珠三角五市)最大峰谷價差情況(一般工商業10kV)

    數據來源:各省電網代購電公告、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


    根據電網代購電截至2024年5月的價格信息,與去年同期相比,2024年全體工商業用戶的平均電價水平穩中有降,最大峰谷價差也有所縮小,前五個月的最大峰谷價差的平均值由去年的1.35元/kWh降至1.33元/kWh。由于廣東峰谷價差水平較高,盡管有小幅下降也不會過多影響盈利性。根據初步測算,珠三角五市用戶側儲能2小時系統成本回收周期約4年左右。

    圖7:2023、2024年廣東省(珠三角五市)最大峰谷價差對比(前5月)

    數據來源:各省電網代購電公告、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


    總結

    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,廣東集中力量發展新型儲能產業。


    產業發展方面,廣東具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豐富的創新資源,而生產成本較高、大市場波動等因素不同程度影響了企業發展,廣東為此出臺多項舉措,鼓勵科技創新,豐富技術路線,優化產業布局,加大補貼力度,加快海外布局等,為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;


    儲能電站規劃方面,廣東省堅持統籌規劃,推動新能源發電配建儲能,拓寬火電聯合儲能應用,按照合理布局、按需建設的原則規范引導電網側獨立儲能建設,大力支持工商業企業、產業園區配建用戶側儲能。


    市場機制方面,廣東電力市場建設走在全國前列,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全國首批進入了正式運行,創新建立“一體多用、分時復用”調度運營模式,通過市場引導新型儲能精準匹配電網調節需求,實現了獨立儲能由計劃調度向市場調度轉變。考慮廣東省電力系統整體調節能力相對充裕,電力現貨市場形成的峰谷價差有限,輔助服務市場資金規模有限,容量租賃收益不穩定等問題,為此主管部門提出探索容量補償機制,更好發揮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電量價值和容量價值。


    用戶側儲能方面,市場需求旺盛和峰谷價差較高,推動了廣東用戶側儲能的發展,但市場競爭激烈、開發成本遞增,也促使用戶側儲能開發商不斷開拓新模式。用戶側儲能通過負荷聚合商、虛擬電廠等模式參與電力市場和需求響應,可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,在做好用戶側管理的同時,還能提高項目盈利性。







    統軟云 統軟云物聯